美国P2P鼻祖也玩砸了?
2016.06.23 16:52 P2P概念股
假设Lending Club出现任何问题导致无法继续运营,不要说利息,投资人还能否收回本金都是个问题。
全球P2P(Peer to Peer)行业的先驱Lending Club(以下简称LC)在公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的同时宣布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enaud Laplanche引咎辞职,源于其违规篡改贷款人申请日期,将2200万美元发放给了不符合借贷资格的客户。
消息一出,即使有利好的财报支撑,也难挡股价大跌之势。短短数日,LC股价也蒸发近50%,市值跌至不足15亿美元(最高时近85亿美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LC自上市不久后,便开始走下坡路,这一点从其股价走势和发放贷款额度的增速逐渐放缓即可看出。
LC有着非常严苛的借贷审查标准和信息披露机制,据统计,最初能通过LC审核的贷款方仅有申请总数的10%左右,坏账率也低到几乎与银行持平。优质的借贷资源和相对比较便利的借贷程序,使得LC在行业发展初期独占鳌头。但即便审查标准再高,LC的主要目标受众——部分不能通过银行借贷审核的中小企业,也决定了其不可规避的潜在金融风险,这在曾受2008年次贷金融危机折磨的美国是极其敏感的。
而且随着企业间的竞争和P2P行业的调整以及银行借贷利率的变化,使得LC的融资优势逐渐被削弱,无论是投资方还是贷款方都无法获得各自预想的收益。
除此之外,LC的权责分配历来备受争议。P2P领域在理论上是个人对个人,在美国的商业运营机制下,P2P企业并无发放贷款的权利,其定位仅是信息中介平台,并无任何银行属性,但实际的商业运作并没有那么简单。
自LC成立至今的两种商业模式来看:一种是以传统银行WebBank为核心,LC先是购买WebBank发放贷款后的债权,再以债权收益凭证的形式卖给LC的投资方。第二种是,贷款方在网上申请贷款,LC将其信息发给传统银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由银行直接贷给贷款方,而LC则购买这部分贷款转为的证券,再出售给其他投资方。
在LC的整个交易过程中,借款人与投资者没有发生直接的商业联系。分析LC的公司招股书,也能看出LC认为在网贷平台上所进行的所有交易,实际上仍然是依靠于传统银行,而其只是扮演了一个中介的角色,为借贷双方匹配供需,LC不会对投资者的投资损失负责。而且借款人也只对LC负责,而对持有债券的投资人没有责任。假设LC出现任何问题导致无法继续运营,不要说利息,投资人还能否收回本金都是个问题。
此次Laplanche的丑闻风波也使得市场对于LC的风险控制能力产生质疑。在过多聚焦于信用风险的同时,作为“信息中介”平台的LC实际上还面临着操作风险、洗钱风险等,Laplanche引咎辞职便暴露了P2P平台的操作风险。这在自设庞氏骗局、自建资金池的中国P2P行业来说,或许早已见怪不怪,但对于已发展相对比较完善的美国P2P来说,“领头羊”LC的失败,无疑给整个行业浇了一盆冷水。
Laplanche曾表示,LC创造了“谨慎增长”的发展模式,但此次事件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连这位行业教父都对p2p的未来感到困惑,看来这个行业的整顿与重塑才刚刚开始。
P2P概念股:大金重工、匹凸匹、轻纺城、诺普信、绵世股份、熊猫烟花、腾邦国际、上海钢联、生意宝、巢东股份、深圳华强、万好万家。
P2P概念股
那么问题来了:最值得配置的P2P概念股是哪只?即刻申请进入国内首个免费的非公开主题投资交流社区概念股论坛参与讨论!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