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正成为互联网流量变现利器
2015.12.07 11:19 互联网金融概念股
虽然互联网创业热潮依旧,但是创业者的日子却不那么好过了,很多的互联网创业者不是将自己的核心目标放在如何打磨自己的产品、服务上面,而是迫不及待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推广上面,基本上都是以大量补贴用户为战略(俗称“烧钱”),配合大规模的集团式的运营推广360度轰炸,试图迅速圈到用户,拥有好看的数据,赢得投资人的青睐。
其实,这样的方式存在着两个重要问题:
首先,需要大规模轰炸式推广的产品、服务,其独特性、竞争性在哪里?每人都需要,是不是意味着满足的只是最基本的生理、心理需要的呢?这方面BAT们已经做了,你的机会又在哪里?
做的再好,BAT巨头一介入,分分钟被秒掉。就拿几年前很吃香的可穿戴设备行业来说,本来很多中小企业在其中生活得很好,小米一介入,大打价格战,再加上庞大的粉丝基数,于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纷纷倒闭。留下的都是那些自身本领过硬、抓住用户需求的企业。
其次,一个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赚钱,用户规模再大如果没有自身的盈利模式也不会赢得投资,流量变现是迟早需要解决的问题。
就连美国曾经轰动一时的支付公司Square,最近都因为IPO发行价可能会比最后一轮私募融资的估值低30%,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在市场上首次亮相时自带光环,因为其满足了很多企业的支付需求。但是随着其后来估值与增长预期严重脱节,square走上了“以量取胜”的道路,扩大业务线,稀释了主营业务,消耗了大量财力,搅乱了总体战略,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造成了如今这样的局面,不仅员工和创始人会面临尴尬,也损害了早期投资人的利益。
这无疑给互联网创业法则——“以量取胜”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那么,
互联网公司该怎样将自己的流量变现呢?
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出现了售卖商品、导流分成、广告中介等变现模式。但是现在,有了这样的一种声音,“金融是当下互联网流量变现的重要工具,互联网金融正在成为底层通用型平台。”
这句话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其本质都是出售商品、终极目标都是获得利润。但是,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留住用户的资金呢?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金融产品,让用户的资金沉淀下来,获得收益的同时解决企业的融资压力,这个方法是不是非常有效呢?
我们可以从阿里、腾讯、京东的一系列动作看出他们对于金融的重视,最近,美团都开始都开始做支付了。可见,这些互联网巨头们都试图抓住互联网流量变现的这剂良药——金融,他们想通过这种渠道最大限度的变现自己的流量。
金融行业的高门槛让很多创业者望而生畏,的确,要想像阿里那样建立起自己一手掌控的金融帝国的确存在一定难度。
但是松果互联网金融能为普通企业搭建适合用户需求的金融账户体系,提供丰富且标准化的金融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支付、交易、购买、理财等金融消费需求,让用户的资金不离开平台。
这是目前而言最为有效的互联网流量变现途径,不侵蚀主营业务、不稀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能提升用户体验,减轻企业的融资压力,打造的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你仅仅需要做的只是,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满足用户最真实的需求,将金融产品自然融入其中,坐等流量变现!
我们可以想象以下场景,在逛理财社区的时候顺便购买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用于健康智能检测的手环还可以当公交卡用,具备日常便捷支付的功能,是不是很酷?其实,通过与松果的合作,在一些平台和产品中,这样的功能已经得到了实现,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且,越来越多的伙伴正在加入到这个队伍之中。
互联网金融概念股:熊猫金控、东方财富、金证股份、恒生电子、同花顺、大智慧、银之杰、中科金财、生意宝、证通电子、君正集团、数码视讯、安硕信息、巢东股份、二三四五。
互联网金融概念股
那么问题来了:最值得配置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股是哪只?即刻申请进入国内首个免费的非公开主题投资交流社区概念股论坛参与讨论!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