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线首部品牌影片,“这里不仅有文艺青年,还有普通青年”

2016.02.16 12:50 超级IP概念股

 

2016-2-16 12-49-54

四五年前我还在上大学,班级里有一个会写歌的男生尤其热爱豆瓣,从那之后我以为文艺青年都得有一个豆瓣账号。

就在今天,豆瓣首部品牌影片《我们的精神角落》上线,这部影像诗一样的作品,一如豆瓣 11年 以来的产品调性,用主观视觉化的影像记录方式,讲述了一个 “穿梭自我精神世界旅程” 的故事。之所以选择在这个点发声,据豆瓣透露,“基于豆瓣的平台属性,很难定义豆瓣究竟是一个款什么产品”,而首次发声则希望告诉外界,“这里不仅有文艺青年,还有普通青年”。

最初,豆瓣的成长得益于其优质的种子用户,和有价值的内容沉淀,纵然基于调性豆瓣几乎不做推广,凭着社区氛围把用户做起来了,慢慢又出现了社交关系、基于兴趣爱好的交流等。

但 2012年 成了豆瓣的分水岭,三节课的联合创始人黄有璨在这篇文章中称,2012年 是豆瓣的历史巅峰,月覆盖用户数超过 1 亿,日均 PV1.6 亿。作为一个伪文青,我恰巧就是在 2012年 时,注册了我的豆瓣帐号,那时我偶尔上去看看影评,后来几年随着移动端迅速发展,我的手机里先后出现过豆瓣 FM、豆瓣一刻、豆瓣电影等几个豆瓣推出的独立产品,但最终这几款产品都被我卸载了,因为无论基于以上哪一款产品的体验大家都懂的,失去了豆瓣社区本身的性感,用户流失不少。

在 2014年,豆瓣终于把真正 “移动端的豆瓣” 做出来了。本以为会是一个 PC 豆瓣的完整复制品,但用过 1.0 版本的人大多有点体会,当时那款产品的主要功能以书影音活动条目、基于条目的聊天室、对条目的收藏以及少量的个人主页为主。

为什么到了移动端豆瓣变成了这样?豆瓣本身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逻辑,用工具属性吸引用户,用社区属性留住用户,到了移动端,基于移动端碎片化、用户交流通讯需求的旺盛,豆瓣似乎是想加强其互动性。

但从 1.0 到 3.0,由于三次版本差异过大,以至于在用户看来这根本无法用系列连贯起来,这之中能看到豆瓣为错失巅峰时期而表现的艰难探索。

纵然移动端的豆瓣得到了许多诟病,却也无法否认这些年来豆瓣所积攒的资产,以书影音数据库为基础的工具资产,以文化内容为主的创作者资产,虽然很多创作者到别的社交网络中开个大号,也发一发内容,但媒体属性仍旧占了主导,就像《罗辑思维》罗胖也说了很长时间的 “单口相声”,没有对等的交流,就很难形成真正的社区,这一点上无论是工具还是社区属性,豆瓣都有其成熟的基础设施所在,毕竟纵观移动产品中,我们很少看见能够超越当年PC 端豆瓣的产品。

跟许多乍见之欢的产品不一样,豆瓣久处不厌,虽然它走的实在是太慢了,尤其是在商业化上,错失票务的大势,音乐版权又希望渺茫,剩下的电商又做的模棱两可,要说不错的可能是 banner 广告了。

所以,伴随着这一次豆瓣号称的首次对外发声,豆瓣真的文艺吗?文艺又代表什么?听左小诅咒、逃跑计划,还是去西藏、去鼓浪屿?我认为文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正如豆瓣最新发布的广告片中那句台词,“除了一个小秘密,我只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我” 向往对文艺的欣赏,无论是音乐人、影评人,还是普通人,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而 “我”,有消费这些内容的需求。

回想豆瓣当初独立产品造成的资源分散,使得用户参与程度降低,大部分精英创作者转向其它平台,建立自己的社群进行运营,而现在的豆瓣似乎有意重新搭建这样的社群环境,为泛文艺人群提供基础设施。

据豆瓣透露,目前豆瓣品牌影片的平面广告已在北京地铁 14号线、1号线投放,影片也将陆续在朋友圈、视频网站、新闻 APP,电影院(北京上海成都影院贴片)等投放。

超级IP概念股:禾欣股份、顺荣三七、华策影视、奥飞动漫、华谊兄弟、新文化、捷成股份、中文在线、唐德影视、当代东方、骅威股份、宋城演艺、华录百纳、鹿港科技、美盛文化、印记传媒、光线传媒。

超级IP概念股

那么问题来了:最值得配置的超级IP概念股是哪只?即刻申请进入国内首个免费的非公开主题投资交流社区概念股论坛参与讨论!

0 0 0

东方智慧,投资美学!

我要投稿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 more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9
暂无相关概念股
暂无相关概念股
go top